中文 / EN
当前位置Home > 首页 > 应用领域 > 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
电镜载网:透射电镜样品支撑的关键工具

发布时间:2025-08-20 11:49:02

在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分析中,样品需置于高真空环境中并承受高强度电子束轰击。由于绝大多数样品(如生物大分子、纳米材料、薄膜截面等)无法直接稳定存在于真空腔室中,电镜载网(EM Grid作为支撑样品的核心工具,承担了固定样品、维持结构稳定性及确保电子束穿透的关键作用。本文将系统介绍电镜载网的常见类型、材料、结构及其典型应用场景。


一、电镜载网的基本结构与核心功能

电镜载网通常为直径 3 mm 的圆形薄片(适配标准TEM样品杆),主体由高导电性、高稳定性的材料制成,表面通过网格结构(孔洞阵列)实现样品的固定与观察区域的暴露。其核心功能包括:

  • 物理支撑:承载超薄样品(厚度一般需<100 nm,以便电子束穿透);

  • 结构稳定:避免样品在真空或电子束作用下变形、漂移或脱落;

  • 电子透明:网格的孔洞区域允许电子束直接穿透样品,形成高分辨率图像;

  • 兼容性:适配各类样品制备技术(如负染色、冷冻电镜、切片等)。


二、按材料分类:常用载网材质

载网的材质需满足高导电性(减少电荷积累导致的图像畸变)、高化学稳定性(耐受样品制备过程中的溶液或试剂)、低背景干扰(避免自身信号影响观测)等要求。常见的材料包括:

1. 铜载网(Copper Grids

  • 最常用的基础款:铜材质导电性优异、成本低廉,适合大多数常规样品(如负染色生物样品、金属纳米颗粒等)。

  • 特点:易加工、价格亲民,但易氧化(长期存放需防潮),可能对某些磁性样品产生干扰。

2. 镍载网(Nickel Grids

  • 磁性样品适用:镍的磁导率高于铜,可减少强磁性样品(如铁磁纳米颗粒、磁性薄膜)在电子束下的漂移,提升图像稳定性。

  • 注意点:成本略高于铜网,需避免与非磁性样品的兼容性问题。

3. 金载网(Gold Grids

  • 高稳定性需求场景:金化学性质惰性,几乎不与样品发生反应,适用于对金属污染敏感的样品(如某些生物大分子复合物、催化剂)。

  • 特点:导电性良好,但成本较高,且硬度较大(可能对超薄样品造成机械损伤风险)。

4. /钯合金载网(Pt/Pd Grids

  • 超高分辨率需求:铂钯合金(如Pt30Pd70)的晶格结构更稳定,电子束散射背景低,常用于需要原子级分辨率的样品(如单原子催化剂、二维材料)。

  • 特点:价格昂贵,多用于前沿研究领域。

5. 碳载网(Carbon Grids)或碳涂层载网

  • 特殊功能扩展:部分载网会在金属基底上额外沉积一层超薄碳膜(厚度约5–10 nm),用于增强样品支撑的均匀性(如冷冻电镜中的病毒颗粒)或减少金属基底对电子信号的干扰。


三、按结构分类:网格设计与功能扩展

载网的网格结构(即3 mm圆片上的开孔分布)直接影响样品的固定方式与观察视野。根据网格的孔径、密度及附加功能,常见类型包括:

1. 标准网格(Standard Mesh

  • 典型孔径与密度:最常见的是      100目(Mesh 100,每平方英寸约100个网格单元,孔径约150 μm 和      200目(Mesh 200,孔径约75 μm

  • 适用场景:通用型设计,适合大多数负染色样品(如蛋白质、核酸)或尺寸较大的纳米颗粒(>10 nm),操作简单,样品可通过滴加溶液后干燥自然吸附于网格表面。

2. 微栅(Lacey Carbon Grids

  • 核心特点:在标准金属网格(如铜网)表面覆盖一层      超薄无序碳膜(厚度约1–5 nm,碳膜上随机分布微小孔洞(形成蕾丝状结构)。

  • 功能优势:碳膜的柔韧性可帮助固定脆弱样品(如生物大分子、脂质体),微孔结构则通过毛细作用吸附样品溶液,尤其适合      负染色技术(如蛋白质晶体、病毒颗粒的染色观察)。

  • 典型应用:生物样品(如噬菌体、外泌体)、纳米复合材料(如碳纳米管分散液)。

3. 超薄碳膜载网(Ultra-Thin Carbon Grids

  • 升级设计:在微栅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碳膜厚度(可低至1 nm以下),或直接使用纯碳载网(无金属基底),提供更均匀的支撑且减少金属背景干扰。

  • 适用场景:高分辨率结构分析(如冷冻电镜中的单颗粒重构)、对电子束敏感的软物质样品(如聚合物薄膜)。

4. 通孔载网(Quantifoil Grids Holey Grids

  • 特殊网格模式:网格开孔呈规则阵列(如圆形、六边形孔洞),孔径与间距精确控制(常见孔径5–200 μm,开孔面积占比可达50%以上)。

  • 核心优势:通过孔洞直接暴露样品区域,避免金属网格线条对电子束的遮挡,适用于      冷冻电子显微镜(Cryo-EM 中的冷冻切片或病毒颗粒观察,也用于需要大视野分析的纳米材料(如二维材料单层)。

  • 典型应用:冷冻电镜三维重构(如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结构解析)、原子级厚度二维材料(如石墨烯、MoS)。


四、特殊功能载网:针对复杂样品的定制化设计

为满足特定实验需求,科研人员还开发了多种功能化载网:

1. 冷冻保护载网(Cryo-Grids

  • 设计改进:在通孔载网(如Quantifoil)表面预先溅射一层薄碳膜(约2–5 nm),用于固定冷冻样品(如生物细胞、病毒)的玻璃态水层,防止冰晶生长破坏样品结构。

  • 配套使用:需结合冷冻制样设备(如快速冷冻仪),是      冷冻电镜(Cryo-EM 的核心耗材。

2. 支撑膜强化载网

  • 问题解决:对于超薄或易碎样品(如单层二维材料),普通载网可能因支撑不足导致样品漂移。通过增加碳膜层数或使用更致密的网格结构(如高目数微栅),可提升样品稳定性。

3. 磁性屏蔽载网

  • 特殊需求:针对强磁性样品(如磁性纳米颗粒阵列),采用镍或特殊合金载网,并通过结构设计减少磁场对电子束的干扰,确保成像清晰度。


五、载网的选择指南:匹配样品与实验目标

样品类型

推荐载网类型

原因

生物大分子(如蛋白质复合物)

微栅(Lacey Carbon Grids

碳膜柔性支撑+毛细吸附,适合负染色固定脆弱样品

病毒/外泌体等纳米颗粒

通孔载网(Quantifoil+冷冻处理

大孔洞减少遮挡,冷冻保护维持生物结构完整性

金属/陶瓷纳米颗粒

铜网或镍网(标准网格)

成本低,导电性足,适合尺寸较大的硬质颗粒

二维材料(如石墨烯)

超薄碳膜载网或通孔载网

减少金属基底背景干扰,高开孔率暴露单层结构

磁性纳米材料

镍载网或铂钯合金载网

降低磁化率影响,减少电子束下样品漂移

冷冻电镜样品(如细胞切片)

冷冻保护载网(预镀碳的Quantifoil

维持玻璃态冰层,防止冰晶损伤,适配低温传输环境

结语

电镜载网虽看似微小(仅3 mm直径),却是透射电镜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桥梁”——它连接着样品与高真空环境,支撑着从纳米到原子尺度的结构解析。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不断进步(如冷冻电镜分辨率突破原子级、原位电镜动态观测),载网的材质、结构与功能也在持续优化,未来将持续为生命科学、材料科学、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强大的工具支持。



版权所有 苏州原位芯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© 苏ICP备15018093号-7  苏公安备 NO.32059002002439  网站地图